学校首页
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课程建设

关于遴选吉林外国语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日期:2025-09-12

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提升学校本科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吉林外国语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吉外教〔2020〕5号)及《吉林外国语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附件1),学校决定开展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遴选目的

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紧跟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推进我校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智慧教学方式转变,提高课程智慧化建设水平,实现本科教学新生态的构建特启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本次计划立项校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30-50项。

二、遴选原则

(一)根本性原则

1.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意识形态问题。

2.课程设计应充分挖掘和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核心内容原则

1.高阶性

1)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2)课程目标有高度目标定位超越简单的知识记忆理解和应用,指向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目标。

2.创新性

1)教学内容前沿与时新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体现时代性。

2)教学形式与方法先进积极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模式,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3)考核评价方式科学改革单一的结果性考核,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成长。

3.挑战度

1)课程有一定难度课程需要学生和教师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构成适度挑战。

2)“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课程要求应高于学生现有水平,能激发学习动力,避免“水课”。

三、遴选范围

1.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不在此次申报范围内。

2.已立项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的课程不在此次申报范围内,建设期满结项验收合格后将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

3.在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过程中,参加过课程打磨,但未被推荐的课程可优先申报。

4.参加近五年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且已结项的课程可优先申报。

5.教学团队稳定、人员结构合理且具备一定智慧化教学能力的课程可优先申报。

四、申报条件

1.课程已纳入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且已连续开设≥2个学期,在教务系统中信息完整、数据一致,无知识产权争议或涉密内容。

2.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专职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奖经历),团队结构合理、成员≥3人,近三年无教学事故。

3.课程大纲、教案、课件等基础材料完备,混合式课程需提供线上学习记录(占比20%-50%)。

4.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要求紧密衔接,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

5.采用项目式学习(PBL)、翻转课堂等模式的课程,教学过程需可追溯、可评价。

6.近两学期学生评教平均分≥90分,课程通过率≥90%,学生参与相关科研或竞赛成果显著。

、课程管理

各建设课程要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路径及建设进度安排完成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周期为2年,教务处会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分别组织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工作。验收通过的课程将被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纳入校级优质课程资源库,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课程建设项目优先推荐教学成果奖评选、教改项目立项等。

六、材料报送

申报教师需按照课程分类提交申报表、相关附件表格及佐证材料册。各学院严把质量关,做好项目的审核与推荐,于2025年926下班以学院为单位报送学院推荐汇总表纸质版一式1份,课程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5份及Word版材料,电子版文件以“学院+课程名称+申报课程类型+负责人方式命名,报送至教务处(明德311室)林婷婷老师处


 附件下载.rar


教务处

2025年9月12日